吃東西咬到後牙區感覺疼痛,或突然發現後排牙齒腫脹發炎時,登登!兇手很可能就是「智齒」,尤其是橫躺的智齒,常會卡在牙肉與鄰牙之間,成為反覆發炎甚至導致鄰牙蛀牙的隱憂。這類「困難拔牙」情況,該怎麼處理呢?今天就跟著潭子東誠牙醫一起來了解!
智齒為什麼這麼惱人?
智齒是第三大臼齒,通常在成年後萌發。現代人因顎骨空間有限,智齒經常無法正常長出,出現橫躺、傾斜或只露出一部分的情況,常見問題包括:
● 牙齦腫痛、反覆感染
● 鄰牙蛀牙、牙周病惡化
● 咬合不正、齒列擁擠
● 牙根吸收、鄰牙結構受損
智齒問題若未及早處理,可能影響口腔健康,且非藥物就能解決,常需透過手術方式將智齒拔除。
水平智齒為何難拔?
水平智齒常深埋於牙肉與骨頭中,拔除時需切開牙肉、移除部分骨頭,甚至避開下顎神經或鼻竇等重要結構。技術難度高、風險也大。若處理不當,可能導致:
● 下唇或舌頭麻木(神經受損)
● 傷口腫脹、感染
● 牙根斷裂、殘留骨中
因此,小編建議由專業的口腔外科專科醫師執行手術,不僅能在術前提供全面評估,術後也能給予細緻照護,全面提升手術的安全性與穩定性,降低併發症發生的可能。
一般牙醫 vs 口腔外科專科醫師
一般牙醫可處理常見拔牙,但遇到埋伏智齒、靠近神經的高風險情況,或患者本身有糖尿病、高血壓等全身疾病,就需要更專業的處理方式。衛福部定口腔外科專科醫師具備完整手術訓練與經驗,能在複雜拔牙情況下提供更周全的治療評估與風險控管。
困難拔牙,找對醫師更安心
智齒並非人人都會出現問題,但一旦出現角度不正或卡住牙肉,便可能造成腫脹不適。潭子東誠牙醫劉漢邦醫師為衛福部定口腔顎面外科專科醫師,擅長處理各種困難拔牙與口腔手術。無論是水平智齒、垂直智齒,或與神經鄰近的高風險拔牙案例,都能透過術前影像檢查進行縝密規劃,使手術更加精準&安全,讓專業的口外專科醫師守護你的牙齒健康,讓你少一分擔憂,多一分安心。